言語測試十問答
1. 言語是如何產(chǎn)生的?
說話時肺里的氣流通過喉部,聲帶的開放和閉合產(chǎn)生了基頻。聲帶繼發(fā)性振動產(chǎn)生了諧波。它們在從喉到口腔這條聲通道中,由于共振的作用,使某些頻率的振幅得以加強,形成了共振峰。這樣,在嘴唇、口腔、舌頭、牙齒、鼻腔的幫助下,氣流就形成了言語聲。盡管氣流經(jīng)過聲道后會使共振峰變化,但不能改變基頻。
2. 言語聲的組成是怎樣的?
言語聲由音素組成,音素分為元音和輔音兩類,在漢語里分為聲母和韻母。發(fā)元音時聲帶會振動,在氣道中沒有阻礙,它主要是低頻能量,故音量較大,持續(xù)時間長;輔音是氣流在聲道中受到阻礙產(chǎn)生的一種語音。發(fā)音時聲帶振動為濁輔音,聲帶不振動為清輔音,輔音主要是高頻能量,故音量很輕。
3. 能量和可懂度之間的關(guān)系是怎樣的?
我們知道元音聽起來比輔音更響,包含的低頻能量更多,但這對言語理解貢獻不大。如果將500Hz以下的能量都去掉,對于言語可懂度來說僅損失5%,如果我們將1000Hz以上的能量都去掉,我們損失只是5%的能量,但言語可懂度卻損失了60%,因此500-1000Hz是響度和言語清晰度最平衡的范圍。
4. 人是如何監(jiān)測自己聲音的?
1)我們聽到自己的聲音后自動糾正錯誤發(fā)音;
2)在噪音環(huán)境下我們自動提高音量以便能聽到自己的聲音;
3)在對遠處的人說話時也會自動提高音量;
4)在安靜環(huán)境下我們會自動減小音量;
5)我們是通過氣、骨導兩條通路聽自己聲音的;
6)感冒時我們的聲音會受到影響,因為此時我們處于暫時的傳導性耳聾狀態(tài)。
5. 什么是閾上功能檢查?
閾上功能檢查又稱為閾上聽力測驗。20世紀中期(1948年)聽力學界有一項重大發(fā)現(xiàn):耳蝸病變患者具有特有的響度重振現(xiàn)象,而蝸后病變患者則很少重振。這項發(fā)現(xiàn)對于指導助聽器驗配有重要意義,也有助于我們鑒別耳蝸與蝸后耳聾。同時,針對這項發(fā)現(xiàn),人們發(fā)展出了多種測聽方法。由于這些方法所使用的刺激信號(純音、噪聲或語言)強度都大于聽閾,因此曾被籠統(tǒng)地稱為閾上聽覺功能檢查法或閾上聽力測驗。閾上功能檢查是一個比較龐大的家族,內(nèi)容包括雙耳交替響度平衡實驗、短增量敏感指數(shù)測驗、音衰試驗、自描測聽、言語測聽等等。
6. 我們采用了哪些閾上功能檢查?
除純音閾值測試外,我們采用的一切測聽方法幾乎都是閾上功能檢查,包括: 語音不適閥、言語分辨能力等等。
7. 閾上功能檢查有什么現(xiàn)實意義?
它能夠告訴我們受試者是否存在著重振現(xiàn)象。重振現(xiàn)象的有無對于助聽器的驗配關(guān)系重大。如果我們證實受試者有重振現(xiàn)象,制定助聽器參數(shù)的時候就需嚴格考慮壓縮放大,否則患者將無法適應助聽器的過大聲輸出。
8. 為什么要進行言語測聽?
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,能否聽懂言語是判斷聽功能狀態(tài)的最主要的指標。檢查受試者能否聽慣言語,是對人類聽功能評價的最重要的項目。
9. 言語測聽適用于哪些人?
言語測試適用于任何患者,無論患者的母語是什么。雖然言語接受閾需要患者重復單詞,但言語察覺閾卻不需要,這兩個閾值大約相差8-10dB。
10. 什么是言語接受閾?
言語接受閾(SRT)指患者能夠重復說出50%雙音節(jié)詞的最小強度。在SRT下面還有一個閾值,在這個水平上,患者能聽到有人說話,但聽不清楚,這叫做言語感知閾(SDT)。它比SRT約低8-10dB。
澳克曼聽力活動地址:上海市靜安區(qū)吳江路15號607室五月花商務中心(南京西路青海路交叉口,岳陽醫(yī)院旁邊)
地鐵1、2、8號線人民廣場站下11號口出,地鐵2號線南京西路下2號口出,地鐵13號線南京西路下5號口出。
公交109.112.20.37.921路到上海電視臺站下,公交36.933.869.974.952路到南京西路成都北路站
預約咨詢熱線:021-55129113 021-66055760